20余省GDP增速超全国数值 京沪垫底中西部强劲

2013年07月25日10:47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半年报”后,各地方近日陆续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各省区市上半年经济增速全部超过7.6%的全国数值。其中,北京、上海经济增速排名垫底,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则相对强劲。

  这一次中央地方数据打架的魔咒依然在上演,有媒体就将地方的上半年GDP数据直接相加发现,已经公布“半年报”的20多个省区市的GDP的总量已经超过了23万亿元,这个数据离24.8万亿元全国总量只有一步之遥。这就意味着,现在虽然说暂时还没有公布业绩的黑龙江省、吉林省等11个省区市经济数据只要一公布,他们的整个的全国地方GDP之和将肯定大幅超过全国总量,也就是1+1大于2的场景也将再度上演。

  换个角度来看,虽然说中央地方数据的落差会干扰各方对于经济形势的研判,也会让政府公信力受到负面影响,但是通过这些数据对比,还是大致可以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经济温差的。在已经公布地方“半年报”的20多个省区市之中,体量最大的还是广东省、江苏和山东紧随其后。那这三个省在全国GDP总量占比接近三成,相比较而言,排在最后的是宁夏,上半年只有1008.16亿元,像云南和广西是暂列倒数第二以及倒数第三位。

  虽然说中西部各省区的经济总量排行榜上是多位居末端,但是他们的这些经济增速省份的(经济)数据均处于领先地位,数据显示像上半年重庆和云南的经济增速都是12.4%,经济增速仅次于排在第1的天津,上半年北京上海的GDP增速却只有7.7%,并列排在排行榜的末席。像浙江、河南两个经济大省经济增速也是排在倒数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也是让人比较失望的。

  这个情况应该是也跟当地的经济的情况发展以及整个的宏观经济面不景气有关,但其实最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跟中央地方数据出现了“剪刀差”,这个其实有一定的因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石就认为跨省的商业流动有时会导致重复计算,通货膨胀。但是也有学者强调,保持中央地方经济数据不匹配的根本原因,是现行的政治化体制以及经济核算的体制。

(原标题:20余省GDP增速均超全国数值 京沪垫底中西部强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 体育东亚杯-国足0-0平韩国 女足2-1韩国
  • 娱乐台歌手李立崴上吊身亡 母为甄妮亲姐姐
  • 财经女富豪何燕隐秘生意:与政府关系非同一般
  • 科技ChinaJoy首日:手游迎来大玩家 展前探营
  • 博客李天一律师:是否存在轮奸尚无定论
  • 读书荣辱一线间:四人帮倒台后家人的遭遇
  • 教育调查显示4%大学生曾与多人发生过性行为